
許多顧問剛入行時都很有活力,對這份職業理應帶給他們的一切深感雀躍。隨著日子慢慢過去,您開始看到同事和顧問疲於奔命、筋疲力竭,他們並不孤單。
當顧問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客戶,也許正在招聘人手及擴展團隊,其雙親亦隨年漸老;與此同時,我們的年齡也越來越大,體力開始下降,我們得好好做運動;又同一時間,顧問得兼顧家庭,維繫充實而快樂的婚姻。人人都盼望婚姻美滿,但隨著責任不斷累積,時間卻越來越少,同事往往會過勞,因而感到筋疲力盡。
那如果我們擁有超能力,每天都有 72 小時呢?我的超能力是分工。分配工作改變了我和同事的人生。如果您想將小事做對,那就自己做吧;如果您想辦大事,締造重大影響力,那就得學會分工。
Lisa 是一名業務發展經理。我在 Vancouver(溫哥華)演講之際,她在幫忙擴展我的品牌。她負責向別人推廣我的品牌,從而提高品牌形象,提高市場對我的認知。
Megan 則是客戶支援經理。在她的協助下,即使 Vancouver(溫哥華)和新加坡之間有時差,公司仍能處理客戶的查詢、滿足他們的要求,而我則仍能成為世界級的顧問,為他們帶來世界級的體驗。
Olivia 主力員工發展範疇。在我置身這裡演講的當下,她負責確保辦公室的培訓計劃能繼續進行,讓同事能在職業和個人方面持續成長。
以下是關鍵問題:「究竟是因為業務擴展而要分配任務,還是因為分配了任務才能擴展業務?」有時候為了取得心目中的成果,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採取行動。您開心的時候不一定會唱歌,但只要一唱歌您就會感到開心,分工也是同理。如果身為企業家的您,擁有用於分配工作的支援系統,那麼您便能以電光火石的速度,將構想外判給別人。如此一來,支援力量便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,發揮您的創意。
現實中有許多事情佔用了我們的寶貴時間,而我們可以將這些工作分配出去:稅務管理、制定預算、市場推廣、品牌推介活動。每當有人問我:「您是如何編輯影片的?」我都會答道:「我完全不懂得編輯影片。」
我跟每名業務經理都有兩個聊天室。一個用於緊急對話,另一個則用於非緊急對話。針對緊急群組對話,我會將一切緊急要務和馬上要辦妥的事情,第一時間轉發到群組對話中。索償目的,以及同事所需的一切。至於非緊急對話,則作為我參加過每場培訓之學習心得的寶庫和儲存空間。我會確保業務支援系統讓我保持問責,從而使這些概念化為現實。
因為這個支援系統的緣故,以及分工的關係,客戶不再將同事視為單獨的個人,而是一個實體。而當他們產生了將同事視作實體的看法後,便會建立起信任,令業務變得可持續,也能持續地創造回頭生意。客戶瀏覽我們公司的網站時,可看到不只有我為他們提供支援,而是有一整個團隊為他們的財務成功許下承諾。
我想將每年取得頂尖會員資格這件事系統化,於是我意識到,我必須做自己最討厭的事情,那就是制定策略。我最討厭的就是坐下來思考策略了。業務支援系統可為我代勞這件事。他們為我的業務制定出顧問業務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支柱,讓我年復年地交出漂亮成績。1.成為專業服務合作夥伴。2.個人化接觸點。3.實驗型活動。
專業服務合作夥伴。我們不再是單獨的個人,而是成為了一個網絡,為客戶連繫與理財規劃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其餘一切事物。當客戶向我詢問按揭再融資事宜時,我所擁有的人脈能協助解決他們這方面的需求。而當客戶想讓我談論收入稅務規劃時,大可依賴我。當他們思考遺產規劃及立遺囑時,也可以來找我。這是我憑藉分工超能力而創造的關鍵系統之一,而上述這些也是我經常收到的查詢例子,因為客戶不止將我視作理財顧問,更是他們的財務人脈網絡。
第二點,Megan 負責每半個月一次的新聞通訊,讓我們成為準客戶的心中首選。許多顧問在擁有了 200、300 名客戶後,便開始喪失個人觸感及與客戶的關係。在我的系統協助下,我們能發出每半個月一次的新聞通訊,從而使我們的品牌、價值及信念成為客戶的心中首選。如此一來,不論他們在思考甚麼,每兩星期都會想起我們一次,換言之每年想起我們至少 26 次。您能想像一年想起某個人 26 次嗎?每當您想到跟理財規劃有關的事情,一定會去找這名顧問。
最後是實驗型活動。在支援系統的協助下,我們每個月都能舉辦客戶互動的活動,與盈利能力最高、關係最親密的頂尖客戶進行互動。有了這些系統的緣故,我們得以建立可持續的業務。
分工是我的超能力,有了它我能勝任一切,而我們的顧問也能擁有這種超能力。團隊的力量在於每個成員,但每個成員的力量卻在於團隊。如果您也有自己的系統,但公司的其他顧問卻沒有,則無法為整間公司創造可持續的實務。
例如:Jennie 多年來一直拖延為自己塑造社交媒體形象一事。我聽她講述自己的品牌形象已有許久,但她長久以來都是一腳踢。
透過分工,她開始經營以女性賦能為主題的播客,從缺乏自信、擔憂事業的女人搖身一變,成為兩年入圍百萬圓桌的會員。更重要的是,她擁有了更多時間,業績和快樂程度都有所改善。我與她之間最快樂的時刻,莫過於當我意識到,她能與丈夫去旅行而不必擔憂對我的業務造成影響那一瞬間。
Ian 是一名學生顧問。他以 23、24 歲之齡就讀大學,立志成為成功的理財顧問,同一時間要應付好學業。我們與他一起建立了一個系統,讓他能寫一本關於投資的指導手冊。全因這個,他從欠缺準客戶人脈的全日制大學生搖身一變,在短短九個月內成為了百萬圓桌顧問,同時繼續在新加坡頂尖大學的學業。我的同事們如今都掌握了這種超能力,擁有了更多時間,業績與快樂程度皆有所提升。
下次當我們看到有顧問疲於奔命,無法去做他應該做的事情時,但願大家記得這一點。不作為是問題懸而未解的症狀。而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分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