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人向我转介绍了一位客户,对方希望我帮助她顺利拿到癌症理赔。她的保险代理人不再为她提供服务,理赔已经拖了超过六个月。
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这位女士及其丈夫时的情景。她的丈夫对保险产品颇有微词,一直说保险是个骗局。他们已经交了多年的保费,现在要理赔,却遇到了这么多麻烦。就连他们的女儿也因为她母亲的理赔审批时间太长而责骂我。
我尽了自己的职责,将保单转由我管理,并追回了所有需要他们提交的待办文件。我把工作重心放在尽快让理赔获批上。我联系了医院和医生,获取记录其在新加坡做手术和接受化疗的具体报告。在疫情期间,我只能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,远在马来西亚与身在新加坡的联系人沟通。
在我的努力下,所有理赔申请在三个月内全部获批。这对夫妻非常感激,让我顺道去他们家做客,想送我一份谢礼。我告诉他们,表达感谢的最佳方式就是给他们的孩子购买保险。他们毫不犹豫地同意了,并一次性支付了保费。这是我签下的最大额保单之一。
另一位转介绍客户在我首次联系她时态度并不友好。尽管她告诉我,她已经买了很多份保险,但几天后她还是联系了我,让我去她的办公室,她想看看我有什么提议。在我介绍的过程中,她甚至都不看我的眼睛。我看完她已有的保单,然后告诉她,我先回去整理好她的信息,次日再登门拜访。我为她制定了一份综合报告,并建议她升级现有计划,以扩大保障范围。她让我留下一份完整的报价单。
我心里觉得这单成不了,因为这位准客户并不友好,而且很强势。但她第二天又联系了我,让我再去一趟她的办公室。她面前放着我留下的报价单,其中几页上有黄色荧光笔做的标记。她提出了很多问题,我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,然后她说:“好了,就到这里吧。您可以走了。”离开她的办公室时,我还在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。
出乎我意料的是,第二天早上她给我发了短信,表示她会听从我的建议。我简直不敢相信。后来我问她为何会同意我的提议。她说我设法解决了她的疑虑,并耐心回答了所有问题。如今,她是最捧我场的客户之一,每当她需要找人咨询时,我就是她最得力的顾问。我很高兴自己没放弃这位客户。
Audrey Adeline Yap Mui Ling,来自马来西亚 Sarawak(沙捞越州)Kuching(古晋),百万圆桌会龄 5 年。联系方式:muiling4870@prupartner.com.my。